My Blog List

Saturday, June 4, 2011

知道自己的“谏臣”在哪里吗?

2011年06月04日

  在所谓的"分水岭大选"后,政府好像发现以前的政策很多都有问题,所以重新检讨政策和多听人民的心声,好像成为现在不少大人物发言的常用词。

  大选过后,自己就曾经思考,为什么只有大选开始时(忘了谁说“the ground is not sweet”),和成绩出来后,政府才惊觉,自己没有听到一般百姓的声音,才发现自己许多政策不合民意,必须调整。 其实,政府也在积极地收集民意。所以有了民意处理组,不断通过各种新科技和管道收集民意。部长选区访问时,不也时常办居民对话会吗?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 有人说是基层组织出了问题,不能传达民意。更有人在报章读者来信中说,部长议员出访时,被基层领袖包围在身边,看不到实情。如环境都事先被打扫好。记得自己曾在网络看到,这样的一篇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一次出访地方时,就曾经喊道:“是干部的话,都给我退后。”(作者注:对不起,没有查证该报道的准确性。不过,它带出发生在领导者身边的一个普遍现象,故在此引述。)几天前,又在报章上看到,总理在一个答谢基层组织的集会上,好像说了类似,不是基层组织没有传达民意,而是解读时有所不同。到底问题在哪里?如何能避免?

  除了政治人物,我们自己,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也都是领袖或领导者,如公司或部门的主管、学校中的师长、班上的班长/组长、或甚至家庭里的家长。那么做为领袖的我们,如何发现自己在“施政”的盲点或错误呢?如何避免以上所说的问题?

  自己在待人处事上所受的教育一直是,眼睛不要向外看别人的不是,而是必须向内看自己的不是或不足,也即是反省的总要性。有了个人的反省是否足够呢?记得"分水岭大选"刚要开始时,其中一个话题就牵涉到所谓的“小圈子思维”。如果自己的了解没有错,当时有人指出政府制定政策的圈子内,由于大家都在体制内,背景又大致一样,不容易有不同意见,擦出火花,让所制定的政策更全面。那么从个人也都是领袖的角度来说,单纯的靠个人的自我反省是否足够呢?这会不会是一个自我的“小圈子思维”?

  所以,除了眼睛向内看外,我们是否也应该向外看?从中找到能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是或不足的资源呢?这又是什么样的外部资源?

  古人说:“以友为镜”是什么意思?傅佩荣先生在《原来孔子这样说》一书中就提到,《论语·季氏》中的『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他解释为,孔子说的“友直”是三种益友之一,是指以道义相交的朋友,而非以酒肉、利害先交的朋友。“直”的朋友,看到我们犯错时,会直接的提醒。

  这时,自己想到读历史时,时常有提到所谓的“谏臣”。有名的是开创唐朝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的“谏臣”,魏征。然而,“谏臣”只是后来的人,对那些时常必须提着自己的脑袋说话,劝谏皇帝的人的尊称?还是备受现在民主人士,非议的封建专制皇朝,在当时就有制度让那些皇帝老爷看到自己施政的不是或不足?“谏臣”其实是这一制度底下的一个职称

  为了查证和继续思考这个问题,特地“谷歌”了“谏臣”这个词。从中找到两篇文章,《中国古代十大谏臣》中国谏议制度》。前一篇中便提到魏征的正式职称是“谏议大夫”。而后一篇更明确的说中国从秦汉时期便建立了所谓的“谏议制度”。虽然,我不能确定文章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过我相信,在所谓的封建专制时代,当时的领导人就有那样的智慧,设立了一个能够从外帮助自己看到自己不是、不足、和“施政”盲点的制度。

  虽然,这样的制度可能流于形式,但它的成败,还是决定在领导人手中,也即是我们自己。唐太宗在魏征死后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魏征猝逝,遂失一镜矣!”

  那么,我们有没有那么样的胸襟设立自己的“镜子”或“谏臣”呢?我们知道我们自己的“谏臣”在哪里吗?我们身边有“谏臣”吗?他们是谁?有了他们,作为一位领导者,我们有没有唐太宗的智慧,能听取和接受在我们下位的人的批评和指正?

  再进一步,我们自己是否能扮好作为他人“谏臣”的角色?我们有孔子说的“直”吗?能够不偏不倚,忠于道,而大无畏吗?

  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