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Blog List

Sunday, July 24, 2011

公共交通的迷思

2011年07月24日

Public Transport Fair Increase  最近公共交通再一次要加价,又兴起一池涟漪。正巧,报章也报道,香港公共交通公司,也建议加价,包括暂时性由政府拨款津贴。可见,在全球性通胀,和石油价格一再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公共交通面对一定成本压力,涨价似乎是有理,有据的。

情感道义、定位的问题

  面对涨价的要求,消费者当然心理不愿意。明显的,这种不愿意,进一步发展成为对政府不满意的一种情绪。虽然,这中间还有看似中立的公共交通理事会,在平衡各方和捍卫消费者的利益。

  然而,香港和新加坡公共交通服务业者在这轮加价的要求中,有一很大的不同。据报章报道,香港交通业者去年是面临亏损的,而新加坡交通业者却是盈利丰厚(根据早报今天傅来兴的专栏,2011财政年,SMRT和新捷运的税后盈利分别是1亿6110万和5430万)、向股东派息的上市公司。这马上让交通业者(甚至政府)在情感道义上失分(台湾说“社会观感不好”)。

  再加上,对于公共交通的定位,各方似乎也有差距。一般普罗大众,当它是公共服务,国家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虽然,不期望它是免费的,但是,却不能接受它是牟利,而且利润丰厚。实际上,整个公共交通的营运,却是以盈利为目标的上市公司。这便是矛盾所在。相信政府的观点是,最好的营运方式是用市场经济的方式。

  事实上,不能说政府在公共交通没有投入,如果我没错的话,政府基本上投入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地铁,再通过招标的形式,发执照让交通业者经营一定的年限。这样营运商业模式,确保公共交通服务的营运,在正常收支下,可以持续营运。从而避免了,政府必须津贴公共交通的营运,而产生的财政负担。

“紧箍咒”的形成

  古训中劝人,“财不可露眼”有其睿智之处。它说明了,人看到钱财的心理。公共交通业者每年丰厚的盈余,在一般需要加重负担的人眼里,就显得刺眼,像针一样扎在心头。

  这一矛盾引发的心头痛,进而产生对政府的情绪,再加上反对党提出了,其他可能的替代建议,如将公共交通国有化,只收取成本。这样的建议马上就有“市场”。这一来政府便很容易被指为,不体谅民情辛苦、不解民意的困境。

  这样下去,公共交通业者的盈余,渐渐的形成套在政府上的“紧箍咒”。“紧箍咒”的发作频率,在每一年公共交通业者发布财政报告、交通业者申请加价、甚至大选的时后,这一问题、矛盾、情绪必然都被再一次挑起。

被动的辩护

  而每一次政府都陷入被动,都必须为公共交通业者的盈余辩护。而这些辩护,是否能深入民心?或其实是苍白无力的呢?辩护的重点集中在两点,第一点是为什么公共交通的营运以商业化模式进行,另一点是公共交通业者的盈利问题。其实,第二点是因为第一点而产生。

  回应将公共交通服务国有化,最常用的理由不外就是,国外已经有许多失败的例子。最近还提出,只回收成本,企业将没有动力争取效益、减低成本。这样的辩解,难道就否决其他公共服务的效率吗?我们其他公共服务的生产力是怎么来的呢?管理学中的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怎么回事呢?

  最新解说是公共交通业者进半的盈利非来自车资,像是在为公共交通业者的高盈利辩护。当看到这样的解说时,我就觉得它肯定引起不必要的反弹,又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果然不出所料,上网查找到底公共交通业者一年盈利有多少时,就看到很多论坛里的骂声四起。不外是,盈利就是盈利,为什么要区分?出租的地方、广告的渠道,不是业者经营公共交通才获得便利吗?租金和广告收入,为什么不能用来降低车资呢?

  自己看到有关的解说时,心头马上有的思考却是,当和国外比较政治人物的薪金时,我们被告知要把国外政治人物未来的收入,如出书和演讲费,和非金钱收入,如享有专机的好处等等,做宏观的考虑。(个人认同这样的说法,而且赞同管理一个国家,承担的责任不亚于管理一家上市公司,所以政治人物的薪金比美上市公司总裁不成问题。只要物有所值。)那么为什么公共交通业者的收入要做切分,不能作宏观的考虑呢?

商业化营运迷思

  个人原则上同意商业营运带来的效益。然而,在贯彻商业化营运过程中,个人还是有不明白之处。有时还怀疑,间中反而是无形中提高运作成本,再放映在车资上。

  记得好几年前,让新捷运营运东北地铁线时,就好像提出了,这是为了让交通业有竞争得解说。通过竞争确保经济效益,可以协助控制车资。这是基本经济学说的。不明白的是,经济学中说要有竞争,有关商品必须能完全替代。但是,乘客能够因为,不满意南北线的服务或价格,改乘东北线吗?如不果不能,竞争的效应在哪里?这不但没有竞争,是否也因为把地铁线的营运一分为二,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呢?新加坡这样小规模的市场,有必要用两套不同的设备、管理系统、运作程序、员工培训等等吗?间中的重复投资,不是失去了所谓的经济规模效应(economy of scale)?无形中增加营运成本,在反映在车资上吗?

  好笑的是,后来发生交通业者把和地铁并行的长程巴士路线取消。一个说法是为了效益,从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营运,那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经济学上来看,那是违背市场竞争的原则吗?我们是否应该把同一个地区的巴士和地铁营运,让两家不同的公司经营?地铁和并行的巴士路线互相竞争,乘客可以在两者中间选择,地铁和巴士不敢轻易加价。而不是被逼搭只能地铁,地铁加价,没有其他可替代服务。在商业环境中,我也明白恶性竞争的坏处。但是,在关系民生的课题上,我们的平衡点在哪里呢?

  商业运作的一大缺点就是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投资。最近读一篇有关快速火车技术发展的报道,它分析美国在这方面落后于中日等国时,就归咎于美国铁路系统是由商业营运。营运商不愿意做成本高、回收期长、风险大的投资。好几年前,当美国发生一次因陈旧的输电系统,导致全国性广泛停电时,也同样归咎于商业营运者,也因为同样的理由,不愿意做更新电力传输系统的投资。(必须说得是,不求前,注意到国会修改某一交通法案,确认政府有必要在市场需要出现时,先行投资。过往可能必须由有关交通业者来做。在改为政府投资后,新发出的营运年限缩短了。)

往前看

  公共交通是个不小的课题,说的容易,做的难。部长也承认有许多改进的空间。然而在强调他关注的重点时,也不能忽略如何有效控制车资,和化解盈余这一“紧箍咒”。一再强调车资将控制在国人负担的起的水平,有盈余才可以永续发展,改善服务素质,似乎已不能满足民众的要求。如何是好?

  首先,关于公共交通业的营运模式,必须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没有必要急着通过媒体来解说、辩论或论证。因为,一来不能全面探讨、产生的一些疑问不能马上澄清、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时,留下错误的观感难以磨灭。间中也可能出现讯息传达有误或断章取义的情况。

  不同的声音中,我们可以归纳共同之处,以此为进一步探讨的基础。如反对党也接受收回成本的原则,所以政府的财政负担不是问题。在这一基础上,是否组织一个有代表性、权威性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业者探讨,不同的营运模式。把最终得出的不同营运模式的利弊,各方面的考虑,完整地呈现给社会大众呢?

  合作社的模式,消除了商业机构中,三个利害相关者(Stake Holder)股东、员工、客户中的股东。是否更利于平衡剩下的利害相关者间的矛盾?简单的看,股东利益就能归还给客户。

  如何推动合作社和其员工的积极性,现代管理学中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公共交通理事会可以在这方面可以扮演这么样的角色?在这一方面,我国不是没有先例,职总平价合作社不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吗?

  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回收两家上市公司?是否可以像之前派发新电信的股票那样,以派发国家增长配套的方式进行呢?让全民拥股,分享公共服务交通的利润呢?

  还有,我们是否应该探讨,如何把公路电子闸门的收入直接用于减轻公共交通使用者的负担,或其他形式的降低车资呢?电子闸门的效用和意义,不容置疑。但是,它的扩大使用或收费调整,往往也带来负面的反响。电子闸门除了分散车流量,也一定程度鼓励,或逼使一些消费者转为使用公共交通。让坚持使用汽车的驾驶者,为享受公路空间便利而付出的代价,直接分担公共交通使用者的车资可行吗?公共交通使用者,成为推广电子闸门的受益者,他们是否会成为推广电子闸门的支持者呢?

  我们是否必须先跳出旧思维框框(think-out-of-the-box)去探讨新模式,而不急于为现行政策辩护呢?

Friday, July 15, 2011

教育的形式与内涵

2011年07月16日
image  昨天接孩子放学时,小一的儿子一上车就兴奋得告诉我,老师说下周“种族和谐日”时要带多点零用钱。问他为什么?他说到时有不同种族的美食可以品尝,要较多的钱买美食吃。这时才想起,他姐姐之前的“种族和谐日”庆祝方式也是大致如此。

  小六的女儿上车时,两姐弟就在讨论那天的食品。姐姐也告诉弟弟那天的休息时间,延长到一小时,好让大家有机会品尝各族美食。妈妈从他们那里接过一张“种族和谐日”的通知书时,念出各美食的“报价”,便宜的有0.60元的果冻,最贵的有2.50元的乳酪印度煎饼。他们热烈的讨论当天应该增加多少零用钱,才能吃那些他们想吃的美食。这时,自己不经意的说,其实现有每天1.20元的也足够买一份美食。但是,其中一个就强调,他们希望能多吃些不同种族的美食。自己不以为然的说:种族和谐日不是让你们学习吃不同种族美食,而应该是从中学习要达到种族和谐,所需具备的包容、体谅、互相尊重的精神。从家中做起,就是姐弟俩间要相亲相爱、少点抱怨、多点体谅和容忍。他们也没有回应,我相信他们听不懂话中的深层含义,到家后就不了了之。

  晚上,让儿子收拾书包时,他看到书包重的“种族和谐日”的家长通知书,就打断正在阅读报纸的我,慎重地指出其中一段,

We appeal to parents to support this activity by providing your child/children with extra pocket money to enable them to patronise the stalls. Our pupils will then be able to experience and savour food of varied ethnicities.
我们恳请家长给你们的孩子多余的零用钱以支持这项活动,好让他们能够关顾各摊位。我们的学生将能体验和品尝不同族群的食品。(作者译)

  看来,儿子还是在意,当天是否能够得到更多的零用钱,找到这有力的支持论据,便迫不及待的让我看。我只有告诉他,我会考虑,并要看他的表现才决定。

  学校办“种族和谐日”的意义,我是明白的。但是,演变成孩子把那一天的焦点放在要多点零用钱上,不由得让我想到学校办这样的活动,是否能够传达有关课题的内涵,还是只流于形式?

  仔细看看通知书,当天的活动不少:

  • 图书馆会办为期一个星期的书展,展出有关不同文化和宗教的书。
  • 参加“笔友计划”的同学能够第一次和来自其他学校的非华族笔友见面和交流。
  • 让学生学习和参与传统游戏。
  • 有家长义工提供的美食摊。
  • 学校礼堂也将有来自校外团体呈现的舞蹈表演,之后将有“种族和谐日”的重要性/意义的演示(presentation on the significance of Racial Harmony)

  根据通知书说,办这活动的目的是:

Through all the above activities, we hope to achieve our aim of fostering in our pupils unwavering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for the importance of racial harmony in our society.
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希望达到我们的目的,培养学生们坚定地尊重和了解我们社会中种族和谐的重要性。(作者译)

  整个活动的立意是不容置疑的,相信学校、老师和家长义工必也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策划、筹备和执行当天的活动。然而,活动是否是因为在小学办,而只局限在表面的展示,和体验不同种族的差异,并强调种族和谐的重要性?却不能真正的让学生们学习到,更深层次的,达到种族和谐所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和修养?

  这样深层次的个人品质和修养的教育,就如道德教育一样,如何能够深入众学子之心?绝非多少次的演示、演示内容插图和音效有多精彩、或老师是否苦口婆心所能达到。因为,这些都容易,也必然,在现在的学生中流于说教。只有通过生活中的体验,人的内心才有感受,人才有启发,学到的才能深刻。

  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有创造提供这类生活体验的机会吗?我们所做的,给大家提供的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自己一路来,每每从报章上看到或者听说各种规范时,不期然产生的一种担忧。如:

  • 丧礼中祭祀活动、七月歌台、中元会中标福物都必须在晚上10时前停止。
  • 标福物不能用扩音喇叭。
  • 印度大宝森游行时,其他人不能为抬神架的人,播或演奏音乐、在旁跳舞。

  这种种规范背后,当然有其考虑的理由。规范也提供了管理的方便,界线分明。但是,这会不会强化了大家在这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中,争取、捍卫自己个人权利的意识呢?少了让大家学习当中必须具有的体谅、包容和互相尊重呢?

  自己出席丧礼时,好几次都注意到,有时会有警车到来,徘徊了一阵后离开。这是巧合吗?还是附近有人不能接受丧礼发出的声响(晚上10时之前),停车场的拥挤(不排除有人非法停车)而报警?还好,几乎每一次警察来了,只是徘徊一阵就离开。相信,警察一般都没有发现任何过份违反规范的情况(即使有的话),加上他们也能体谅丧家的处境。我真希望几次看到警车的出现,只是巧合。提出这点,不是纵容违反规范,或为违反规范开脱。(毕竟,“自律”也是促进种族和谐所需的品质)。这是为了点出,现今的人,是否在种种规范下,学到的只是捍卫自己的个人空间和权利,错失了学习和体验,对多元种族、文化、宗教中,所需的互相尊重、体谅、包容?

  自己儿时,就住在和实龙岗路大宝森节其中一间印度庙隔两条街的屋子。记得刚搬到那里时,每逢大宝森节前夕,该庙就会通宵达旦的播音乐。当时,大人想要投诉。大人如果有谈到大宝森节带来通宵达旦的音乐或周边道路的拥堵,也只是茶余饭后闲聊的生活话题,没有一丝怨言。我想这里面有对彼此宗教习俗的尊重和包容。反正一年也只那么一个晚上。

  另外一点,当时住的屋子,一排12户,底层是停车场,每户可前后停两辆车,全部相通。哪一家办丧事,大家几乎多不需要丧家打招呼,就自动自发的把车子停到后巷,让出停车场给丧家用。
今天,我们如何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层次给孩子们创造这样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