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Blog List

Monday, May 16, 2011

竞选胜败之间,与民主素养的进程

注:“胜败之间”不是指胜败的那一刹那。这里指的是胜败已分后,胜败双方间的互动(包括他们各自支持者)

2011年05月15日

  大选已过,不该是尘埃落定的时候。然而,看到几件事情在同时演变,又再引发自己的一番思考。选举的进行,就有胜败,就有攻防。胜败是否就造就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攻防是否就造成了敌我,和对立呢?

  先是有人不满票数太接近,发动情愿,要求普选。根据报章报道,甚至有人说,政府不是要听人民的声音吗?这就是让政府听到人民的声音。这样的要求,应该不会通过。(希望不要又成为政府不听取民意的另一佐证。)

  可以理解这些居民对失去一个自己敬爱代议士的心情。但是,这样的请愿,不符合民主程序,除非原有的选举程序出现了违法之事。这是否显示我们的民会意识或精神还不够成熟?我想这是民主进程的一部份。然而,民主意识或精神的发展,是如何达到?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阵痛?

  个人就认为,所有参与竞选的领袖(虽然,有人说那是人民公仆,必须服务于人,但是,个人还是觉得他们应该是领袖,必须有领袖的素质。),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这些领袖必须促进我们的民主进程。因为,只有在一个良性竞争,而有序的民主环境下,国家才能全民团结,共同发展。(或许是否有助于促进健康的民主进程可以列为衡量“第一世界政府”的一个指标)

  就以的请愿为例子,落败的一方,如果能够大方的在接受报章追踪访问时,不只是简单的说该党与请愿行动无关,而是呼吁支持者,接受大选的结果。这不只将平抚支持者的情绪。也将能够张显民主应有的精神,也给大家作了一个很好的民主程序示范。

  巧的是,自己也在网上同时看到这个讯息。讲的是有人,因为以下的看板不久可能就要被拆除了(我想这个阶段存属猜测),而特地去拍照留念。

PP Board

  这又引发我的思绪。一个政治领袖的气度和心胸,不只在如何面对失败,也在于他如何对待对手,尤其是在胜出后。

  在这个时候,胜选者能够体会该区部分居民对原有议员的情感的联系是有必要的。个人认为不一定需要把它拿掉。可以想想如何以不同的形式保留它,如作为向国家民主进程中一位斗士致敬,感谢他在这一区服务了27年。毕竟,他还受另外49%人的他支持。

  这不只符合总理大选后记者会上发出团结人心,修补裂痕的要求。也符合政府领导人,要用心和人民交流的用意。这将传达一个更重要的意义,不是胜者王、败者寇。也比单纯的在选后呼吁修补裂痕有意义?,给大家做一个良性民主竞争的示范。显示领袖大度、包容的心。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选后呼吁“修补裂痕”是现在很多国家选战之后胜利一方的标准“口号”呢?既然选战后必须呼吁“修补裂痕”,那么选战时,就不要挑起怨恨、敌对或对立!那选战应该怎么打?个人就对另一政坛新星说出“老虎要等选民去杀”(从平面媒体读到的)很不以为然。虽然这也可以简单的以“杀”只是一个比喻作为解释,但是比喻可以更有水平。不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后果不堪设想。选战中难免要挑起不满的情绪,但是务必不能挑起对立和仇恨。) 

  (另一个自我反省的题外话,看板产生的问题也提醒我,本地政坛老人常说不要为自己立碑的宗旨。因为有立就有破。个人就认为看板里如果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当地的居民。英文词句不是  “My”,而改为 ”Our Kind Of Town” 将减少个人色彩。当初竖立这个看板时,个人色彩少一些,可能就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

  可见,不论胜败,投身政治选战中的领导者,不应只为了个人的政治理念、为了能给人民创造更好生活环境的信仰,更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追随者的民主素养、推动民主进程。

Saturday, May 7, 2011

多元的声音

2011年05月8日

  这一届的选举,有政党用“第一世界的国会”作为竞选标语。从市场行销的角度看,是成功的标语。它容易解释和了解,“国会必须有不同的声音,只有竞争才有进步”。这样的诉求,也符合人们思变的心理,所以这个标语,最容易深入人心。

  思考和写这个课题,不在于探讨“多元的声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己在职场上也算是个领导,当过一个部门小小的主管。曾经读过这么一段印象深刻针对领导人的哲理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有个统治者向一位古圣贤(好像是孔子)求教管理之道,这位圣贤原本不想说什么,大概知道该统治者,听不进去或不可教。但是,统治者再三要求下,圣贤勉为其难的说了,大意如下:“如果你身边听到的都是同样的声音,而听不到其他的声音,那是你的统治开始没落的时候。”(自己在学习上不够努力,不能引经据典列出这段话的原文和出处。还得要加把劲!)

  在冷静日跑步时,“多元的声音”这个概念再次浮显脑海中,经一番思考,有以下的思考和探讨。

  首先,现在“多元的声音”的要求都是向外要求,很多时候更是作为争取自己有发言权或自己诉求的依据。那么对内呢?跑步时就想到,人因为自己的学识、历练和理想,往往都有自己主观的想法和立场,这决定了自己待人处事的方法、态度和精神。如果我们能要求自己在待人处事作重要决定时,内心中能有“多元的声音”,我们就会有意识的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重新审视原先的决定,必要时加以改进,我们将做的更好。内心多元的声音,避免了偏见和武断,让我们的思考变得更全面和更宏观。自我内心多元的声音,也是个人自省的根源之一。

  其二,“多元的声音”带来好处是有前提的。一是发声的人必须有一定的素质,才能提供有份量和建设性的声音。否则,将会形成太多的杂声和噪音,把真正好的声音给掩盖了或把问题真正的本质给模糊了。另外,大家除了要发声之外,也必须愿意聆听和愿意尝试接受。否则,将是各说各话的局面。好的“多元的声音”必须是客观的、不以偏概全和有根有据。

  第三,有了“多元的声音”之后,要如何处理不同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声音将是对立。就如自己工作时,产品开发和市场行销的意见和看法往往相左,时常都是在对立面,例如开发部想把产品做的更好,需要更多一点时间,而市场行销却要争取更早出货,以争取抢先进入市场。很多时候,最终是你赢我输或是你输我赢的局面。直到读到James Collins和Jerry Porras在Built to Last一书中提到,许多在20世纪成功和受赞赏的公司都有一个特质,"…is their ability – and willingness – to simultaneously adopt two seemingly contrary objectives at the same time.” 可见有意愿和能力结合看似矛盾或对立的“多元的声音”是成功之道。

  在一个组织中,结合“多元的声音”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必须是各种声音有公平表达、解释和辩论的机会。通过这个过程,一些声音将优胜劣败自动退出(最理想,有自知之明,不用别人来淘汰!),存留下来的声音可能进化提升,变得更好。整个过程,希望最终能产生一个最好的声音。但是,现实中没有绝对的完美,再加上往往因为参与者不同价值取向,或利害关系,剩下的几个声音,各有其优缺点。如果只能有一个决择,就必须取决于有关组织既定的游戏规则,通过民主程序或领导人的智慧、能力和魄力做出被认为最好的取舍。这是理想世界的程序。现实世界能不能达到,就看所有参与者的诚意和智慧,但往往事与愿违。

  就如民主最终的目的,与其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有一人一票的权利,一人一票只是程序。民主真正的意义和最终的目的,是要取得最好的意见或结果,让最好的声音出来(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这意义?)。然而,在没有能力和智慧,分辨和排除“多元的声音”中的“杂音”和“噪音”,在结合其他剩下的“多元的声音”的过程中,往往是在吵吵闹闹中,彼此妥协,或相互交换利益。得出的结果,只是大家可以相互接受的次等方案。难怪之前看到台湾政治评论人,南方朔就提到有人说:“民主政治往往是彼此妥协,抱在一起沉沦”(大意)。

  个人这样的思考,不是否定“多元的声音”,而是明确认识问题所在,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在“多元的声音”的硝烟中,认清问题的本质,多听多接受。扮演好“多元的声音”的一份子与其程序中的一个角色,避免不必要的妥协。 

Thursday, May 5, 2011

道德权威之二——认错的艺术

2011年05月04日

  自己在当领导时,一年两次必须做审核下属的绩效考核,和向老总提交针对自己的绩效考核。大多数公司的绩效考核,基本上就是以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为准。

  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人不知道如何做好,针对自己的绩效考核。当然,这也牵涉到,自己要求比其他人高。我就明确地告诉下属,他们除了写自己做到或达到什么考核标准,我也要看到他们写出,他们在完成整个绩效的过程中学会什么,有没有实例展现他们的素质和才能。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不足,或认识到自己在那里做错了。因为,只有知道自己不足和错误,自己才有进步的空间。最终能够写出自己的不足,或说出自己错在哪里的几乎少之又少。

  一个人过于强调自己的成功,很容易就忽略了自己不足之处。必须表现自己不会犯错的。更糟的是,渐渐的让别人觉得自己自以为是,态度“傲慢”。听不到他人的谏言,失去了道德权威。

  认错的艺术,不是简单的停留在说出“我错了",或者“如果我错了”。更重要的是能够"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再进一步向别人说出自己错在哪里。所以,全文中“认错”这个词,不只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必须是公开的向他人明确的说明自己的错误在哪里。

  另一个情况是,在上位的人真的犯错时,是否应该向下面的人认错,还是含糊带过?认错是不是显示在上位的的不足,让他失去了威信?就如老师是否应该向学生认错,家长是否应该像孩子认错?可见一个领导人能够承认自己犯错更不容易,尤其是向自己的下属认错。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就发现向下属认错比向自己的老总认错,还要困难,心里压力和挣扎更大。

  所以,一个领导人能够真诚的认错,而且明确的说出错在哪里,是难能可贵的。自己印象深刻的是在SARS期间,时任卫生部长得许文远,在心里卫生学院被怀疑可能爆发疫情时,就第一时间承认自己错误,自己的工作比疫情慢,(实际的道歉内容我记不清楚,也没花时间去查证。抱歉!)。当时,经媒体报道,就得到很多人很好的回响。可见,向下属或被自己管辖的人(如孩子)认错,是认错艺术中更高的境界。

  认错艺术中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时间点。能够在别人还没发现错误和指出错误前,就自知自觉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在第一时间公开认错,是自己素质和涵养的表现。时间点的另一关键,就是当别人指出自己错误时,能不能在认识自己的错误时即刻认错,还是尝试给自己的错误做种种的解释,给自己寻找下台阶。还是,只有被逼到无路可退时才认错?

  最困难的是在他人的猛烈批评中,能够平心静气的看到问题的本质和认识自己的错误。在这样的情况底下,很多人往往是反守为攻,对批评者采取更猛烈的回击,甚至另辟战线,模糊了原本问题的焦点。自己职业生涯时,就犯过这样的严重错误。当时,有个级别和自己相当的同事,批评自己部门的一些工作时,(实际内容记不清楚了),自己就不能看到对方的用意,和问题的本质,反而针对对方在其他课题上的问题回击。后来反省,这是自己在面对批评时,不能接受自己的不是,也尝试以对方的不是减少自己的罪恶感。

  思考这个问题时,就发现在处理组织错误问题时,认错就更加复杂了。自己身为领导人时,在处理一些部门的错误,就陷入另一种问题的思考。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犯错的人处理问题。有时考虑到犯错人的出路,或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就没有把相关错误公开。而且只让犯错的人自动辞职,外人看不到有人因为犯错而付出代价。在一些对有关是情半知半解的人心中,会不会造成不知错的印象?

  认错的艺术还必须有后续的行动,为自己的错误道歉,而这个道歉应该是没有条件,没有“如果”,没有“因为”。还要纠正错误。更重要的是避免重复同样的错误。在组织中,身为一个领导者,更要确保从有关错误学习到的经验能够得到传承。不能让组织再犯上同样的错误。否则,同样的错再重复,虽然犯错的不是自己,不是同一个人,领导者还是难辞其咎。

  和所有领导者共勉!

补记

2011年05月07日

  1. 留意到这几天不少人认错时,常常附带地说, 类似“人没有十全十美的”、“谁能无过”或“人都会犯错”的话语。这引发了自己对认错艺术进一步的思考。
  2. 以上的话语,一般由第三方在劝人要宽容或体谅时用的。在认错时自己附带以上的话语,感觉上就如好久之前某一国际巨星认错时,说他犯了全世界男人都会犯的错。虽然,这样的对比有点极端。但是,从认错的艺术上看是下下之举。这是在给自己的错,寻找下台阶,要求别人体谅或原谅自己。可是对于自己的错,是否彻底懊悔,认清责任?
  3. 附带这样的话语,是否代表告诉听众,“你们不应该期望我十全十美,或不会犯错”。那听众这样的一个期望是怎么来的呢?自我反省时,深刻体会到先贤说“谦卑”的意义,当自己有成就和成绩时,不要老是以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也不要老是宣扬自己是最完美,好像没有瑕疵似的。时不时也应该公开检讨自己做的不足和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
  4. 另为腰提的是,之所以思考和讨论“认错的艺术”,不是为了在认错时,知道包装自己的认错。而是警惕自己,认错要真诚,认错时不要犯上类似的错误。更重要的是,事先要尽力不要犯错。

Wednesday, May 4, 2011

道德权威之一

注:  标题是尝试翻译"moral authority"。有关的词汇出自最近在网上读到的一篇文章Response to "A letter to my friends on the General Elections". 和今天英文报《今日报》一篇报道中引述执政党一位候选人在竞选活动上用到相同的词语。

  从网上尝试搜寻其定义,有一简单的说法是指说服他人事情/世界应该是怎么样子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是指说服力。个人的理解,道德权威指的是,如果所说的或是所做的,从某些价值衡量标准上有其不足,就算所说或所做的再有道理,还是会失去其说服力,阻碍大众对该言行接受的程度。

2011年05月04日

  大选时,有不少课题在发酵。其中一个就是国家领导人的薪金。

  个人的了解,部长的薪金的确定是有一个独特的机制。如果,我没错的话,它是和几个特定的行业如金融业和法律界等最高几个人的薪金挂钩,通过一些方程式计算,其中包含一些经济指数的考虑计算出来。如果我没错的话,这个机制也适用于超级公务员。

  一路来个人对这个机制是比较能够接受的。

  首先,个人是从价值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前提是有关人选是恰当的,而且真正在做事)。国家领导人的职责比各行业的人还要高,领和他们相比的薪金是能够接受的,只要“物”有所值。

  其次,有一个明确的机制,就有一个透明度,不会随领导人个人的喜好决定。记得金融危机时,当台湾或其他华人地区还在辩论,是否削减政治人物和公务员的薪金时,我们现有的机制就自动导致相关人员的薪金减少,大家专注于应付经济危机。我想这就是这样一个机制的优点。

  最近读到副题里的文章,才惊觉自己的思考中有个盲点。就是领导者的威信受到道德权威的影响,这个威信不只是,领导者的学识、已经作了多好、有多少个人魅力或演说技巧,更重要的是“社会观感”。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自己常看到台湾政治人物用“社会观感不好”这一说法。

  对于"钱不够用"的人来说,不管钱不够用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或不当的个人规划/花费,他们自然就会对相关的领导获取高薪产生负面的观感。在国会中拒绝为增加贫困家庭/孤苦老人每个月的补助金一两百元时,再多有道理的解释都很容易失去对一般大众的说服力,相关领导的权威性就被削弱。这应该就是“社会观感不好”的一个典型例子。

  也因为这样,任何的问题或失误,就会被人无限放大。

  就如“逃马”事件,到底有关的部长需要负什么责任,负到什么程度?个人就认为在整个事件中实质犯错的人,应该承担责任。相关领导人真诚的代表有关组织/单位道歉就可以。继续的将有关责任问题无限上纲,是不必要的。领导者的其中一个素质就是善罚分明。责任的追究止于犯实际错误者。无谓的追究责任,只会让工作的人失去工作的热诚。而一个有承担的领导者,就必须对这些无谓的责任追究说不。

  “社会观感”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但是,有个前提,就是社会观感的产生必须是理性和客观的。不然,往往就沦为一个不讲理的理由。当“社会观感”被过度的强调,期产生的极端例子,就像台湾媒体是由提到的“按民调施政”。最终领导者,失去了其前瞻性和领导力。

  有了以上的思考,个人还是觉得领导者和公务员薪金与私人业界的顶尖人士挂钩是可以接受的。相关职位所需的才智和承担的职责,不亚于私人领域职务。而且,作为公共政治人物,也有不少其他个人和家庭的牺牲。

  问题是有关的挂钩除了是业界的薪金、国家经济的增长外,为了更好的反映施政成绩,是否应该考虑其他指标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一般薪金增涨幅度?在种种的计算标准底下,是否应该有一个顶限?

  否则不只是高薪将永远是一个说不清的课题,也影响了领导人在一些课题的道德权威——说服力。

Tuesday, May 3, 2011

正副驾驶之二

2011年05月03日

  群众大会正副驾驶的例子,经过一番讨论,现在升华为正副机师。有人跟进正副驾驶是合作关系。

  昨晚的群众大会,就有反对党的发言人说,反对党进入国会,不是为反对而反对。他们要做政府的伙伴。能说出这样的话不容易。虽然,他的内容还只是停留在提供不同的声音。

  民主程序的意义,不单只是不同、多元的声音。而是,通过有秩序地讨论,找出最佳方案。

  在下一步就是讨论什么是第一世界的正副驾驶了。已有人提出与其讨论什么是第一世界的国会,倒不如讨论衡量第一世界政府的标准。

  就如我之前的文章所说,第一世界的国会只是果,不是因。必须有第一世界的正副驾驶和后座乘客,才能有一个健全,有效地国会。

  希望正副驾驶的讨论,能够继续深化,进一步讨论第一世界正副驾驶的衡量标准。